贵州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敦本务实垒产业高台 , 匠心筑梦兴“三农”未来

    2024-05-21 11:39:04

    来源:原创   编辑:一线

    阅读:486

    评论:0

    敦本务实垒产业高台 , 匠心筑梦兴三农未来

    ——访贵州省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爱生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丰盈,有机、绿色食品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新“食”尚。贵州省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织金农耀公司)是以种植、加工蜜本南瓜为主的一家集蔬菜生产、加工、科技研发、冷链物流和农产品外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砥砺前行,织金农耀公司荣获了贵州“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质量诚信双优品牌专精特新企业、贵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贵州省乡村外贸重点企业、贵州省“黔货出山进军营”重点培育企业、3.15消费者可信赖企业等多项荣誉,同时还被纳入了“驰著品牌强国工程”。其中,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起航 行者不惑创基业

    他生于湖南衡阳,在他的家乡,蔬菜资源丰富,但乡亲们勤勤恳恳种出的蔬菜却鲜少有机会能够走向外界,百姓的收入古今一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彼时,对于他想将蔬菜销售往其他城市的想法,得到了父老乡亲的一致支持,曾爱生也由此走上了创业之路。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在那个交通、信息、物流等均受到一定制约的上世纪80年代。即便如此,曾爱生仍有一颗不妥协的心,事虽难,做则必成。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家乡的蔬菜源源不断运往广东等地。以品质为命脉,以市场为导向。凭借着自身努力以及对农产品的了解和热忱,很快地,曾爱生便从一众蔬菜销售商里脱颖而出,成为广州蔬菜市场中的佼佼者,并被称为“蔬菜大王”。在奋进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不久,为了扩大销售规模,曾爱生创建了广州耀泓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走上了全新的征途。

    三十载春去秋来,三十载寒来暑往,曾爱生始终坚守初心,他立志要让更多人吃上新鲜优质的农产品,依靠着这份坚持与初心,广州耀泓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标杆企业,并拥有湖北石首市基地、广东湛江市基地、海南东方市基地、湖南常德市安乡县基地、湖南衡阳基地、内蒙古基地等18万亩种植基地,成功打造出“互联网+大型基地+加工园区+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品牌”的全产业链模式。

    在致力于农业产业迈进全新征程的路途上,曾爱生如当初创业时一样,投身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为乡村振兴增添力量。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推荐下,曾爱生怀着满腔热血前往贵州省毕节市,创建了织金农耀公司,立足当地独特自然条件,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地域名特优品,让当地老百姓都富起来。

    一切骄人的成果和斐然的成绩都来自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微不足道的开始、事无巨细的专注。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曾爱生,采用“公司+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为核心驱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巧用资源,在建设大棚基地、露天基地种植及蔬菜初深加工的同时,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以提高生产,并因地制宜完善农业产业链,创新性地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方位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帮助他们实现持续增收。目前,织金农耀公司已成功带动当地包括脱贫户在内的2万多农户、超8万人农民实现了持续增收,将乡村振兴落在了实处,成为了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助力。

    即便已经取得了如此斐然的成绩,曾爱生也从不敢忘自己的“农民”身份,仍旧一如往昔地把百姓的事儿放在心上。如今,他不仅是织金农耀公司的董事长,还担任着第三届毕节市政协委员会委员、毕节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织金县政协委员常委、广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等职务。雄关漫道真如铁,厚植乡村的资源沃土,曾爱生将继续奔赴在垒砌产业高台的路上,以奋起之姿为民谋实事,为农业发展谋新路。

    奋进 知者不惧谋发展

    曾爱生初次来到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时,就被这里的传统落实后的农业生产和百姓低收入现状所震撼。织金县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这里最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农产品结构单一,加之地形所导致的长期缺水,当地的农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再复杂的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再不起眼的农产品都有大市场。怎样将劣势转变为优势,打造出撬动织金县农业发展的产品杠杆?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织金农耀公司在曾爱生及其团队的带领下,开始了探索之旅。

    以“新”为出发点,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等优势,曾爱生提出了种植南瓜的全新种植策略。同时积极与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贵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南瓜领域权威组织、科研院校展开合作,推进高山冷凉蔬菜种植基地的建设,培育南瓜优质品种,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全面建立南瓜“技术服务+长期订单+利益保底”机制,在当地大力推广蔬菜南瓜种植订单,为当地百姓打造了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

    织金农耀公司不仅在织金县及周边地区打造了814个专供粤港澳的蔬菜大棚,还打造了2个500亩以上的坝区蔬菜种植基地,30万亩南瓜订单农业。除此之外,织金农耀公司还在当地新建了一个占地面积86亩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园区,配备了AD蔬菜烘干线和精品蔬菜干燥烘箱生产线各一条,6座总库容为12000立方米的低温、恒温库。现阶段,织金农耀公司每年可生产南瓜条、南瓜颗粒7500吨,年产脱水烘干蔬菜、菌类3000吨。六年的奋勇前进,织金农耀公司以“生产力”为落脚点,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在坚守品质基础的同时,曾爱生一直致力于创新。南瓜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在发展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百姓收入,增强市场竞争力,曾爱生还积极地引入了智能储存库等先进设施。据悉,2024年,贵州织金农耀农业20万吨智能储存库将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当地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窗口。

    在提升硬件设备为当地农产品发展夯实基底的同时,曾爱生也一直追求文化软实力的植入,以红色文化赋能农产品生产,打造“南瓜IP”,让其成为织金崭新的对外名片,并以此为契机,再链接更多产业。目前,织金农耀农业公司的南瓜加工产品主要销往韩国,其他新鲜蔬菜品类主要销往越南,订单出口1000余万人民币,年营收额达1.5亿元,累计为农民发放工资两千余万元,分红500余万元。此外,贵州织金农耀农业正积极与欧美市场、日本市场、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的客商联系接洽,在推进优质农产品出口方面持续加码前进。

    新篇 乘势而上再向前

    尽管已过耳顺之年,曾爱生仍信心百倍。他表示,首先,农耀公司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品质;其次,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公司计划在南瓜加工方面再增加南瓜粉生产线,并拓展打造南瓜面条和蔬菜面条等产业链,不断深入剖析、挖掘南瓜的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品牌的附加值;第三,在稳定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把西南三省纳入产业规划圈,与行业内的精英翘楚联合起来,共同打造产业园区,争取把产值提高至40个亿,不遗余力地提升行业产业链,全方位地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曾爱生,人如其名,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于国家,为民谋实事,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兼爱所有。,他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捐赠了价值88万元的南瓜面条,并向贵州省织金县三甲、中寨、熊家场等乡镇街道办事处捐赠了价值38万元的生活物资。在听到当地村民有两个子女上学,家庭负担过重时,他第一时间为其送上了每月1000元的补贴,为孩子的未来插上梦想的翅膀。诸如此类事迹不胜枚举,而他所践所行也只为坚守初心,无愧于己。

    曾爱生深知前行之路必有挑战,但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同时他也坚信,要建设农业强国一定要有人走在前列,从多维度出发,稳扎稳打。在行业内摸爬滚打近四十载,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翻越眼前的“山”,去往更大、更远的世界,带领着更多人追求幸福、自由和富裕。为此,他将再躬身入局,在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乡镇振兴道路上开创新局面,建功新时代!

    关键词: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