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近140年同频共振,这家国际化工巨头为何坚持“重仓”中国?

    2024-01-19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广东双创平台

    阅读:3350

    评论:0

    [摘要] 温暖的海风拂过湛江东海岛,蔚蓝的天空与湛蓝的海水连成一片。

      温暖的海风拂过湛江东海岛,蔚蓝的天空与湛蓝的海水连成一片。

      1月18日,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内,中国首例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项目、总投资百亿欧元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下称“湛江基地项目”),迎来热塑性聚氨酯装置落成投产,标志着首批装置建成竣工。这是巴斯夫公司CEO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卸任前,见证的海外最大投资项目的又一里程碑。今年4月,巴斯夫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马库斯·凯礼(Markus Kamieth)将接替CEO一职。

    -

      薄睦乐与中国“交情”颇深,德国《南德意志报》称其为“中国的理解者,卓越的中国解释者”。凯礼负责中国业务,与湛江基地项目的投资决策密切相关。新上任的亚洲大型项目总裁林汉平祖籍广东、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曾是巴斯夫在华投资的第一个南京一体化基地的负责人。现任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则是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华人。从全球CEO到亚洲区域、大中华区一把手的“中国情结”,无不透露出中国对巴斯夫有多重要。但巴斯夫与中国的情缘,远不止于此。

      早在约140年前,巴登苯胺苏打工厂(巴斯夫)成立20年时,就派了一位印染技术人员来中国“带货”。佛山等地的染坊,成为我国最早一批使用巴斯夫合成靛蓝染料的商户。如今,中国已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市场。近5到10年内,巴斯夫一半的在华投资都将在湛江。

      这家有着近160年历史的跨国企业,为何一直坚定看好中国、深耕中国、“重仓”中国?沿着时间的足迹,我们看到这个化工巨头与大国同频共振、共生共赢。

      “中国的理解者”

      靛蓝色,或许是中国居民与巴斯夫最早的联系。靛蓝是需求量最大的染料之一,牛仔裤的蓝色就来自靛蓝。

      1885年,中国纺织工业蓬勃发展,对染料需求迅速增长。巴斯夫抓住商机,成为最早进入我国的外企之一。“从那时起,巴斯夫就是中国忠实的合作伙伴。”巴斯夫集团首席执行官薄睦乐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那时,在佛山从事纺织业的人,都很熟悉一款靛蓝色的标签,上面描绘了当地的生活场景和染料的用途范例,是巴斯夫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

    巴斯夫为中国市场生产制造的靛蓝标签

    巴斯夫为中国市场生产制造的靛蓝标签

      为了教染工正确使用靛蓝染料,巴斯夫还派遣技术人员,就住在佛山染料大商户的家里。

      从染坊走出来,巴斯夫在中国市场越走越宽。到1900年,巴斯夫仅在华南的销售额就已翻了3倍。

      上世纪90年代,巴斯夫与中石化在南京建设在华第一个一体化基地。

      在当时签约庆祝晚宴后,时任工程塑料部总裁贺斌杰(Jürgen Hambrecht)、巴斯夫东亚地区总裁赫尔穆特·贝克斯以及时任中石化总经理盛华仁,就合资公司热火朝天地讨论。兴起之时,贺斌杰掏出笔,就在一张餐巾纸上,写下了长江边大型项目的总体规划。

      此后,中方团队到访新加坡,贺斌杰的妻子亲手烹制了8个菜的中餐,让南京来的客人非常惊喜。

      在巴斯夫,像贺斌杰这样的“中国的理解者”,屡见不鲜。

      2018年,薄睦乐担任巴斯夫集团首席执行官。同年,他陪同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出访中国。也是在那一年,巴斯夫宣布在广东湛江建设一体化生产基地。

      2022年9月初,薄睦乐专程从德国赶赴中国,参加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投产仪式。

      在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前,薄睦乐在中国香港工作了近十年。他常常提起自己的这段工作经历,对中国赞不绝口。

      近140年来,世界格局纷繁多变,巴斯夫的高管们为何如此重视中国?

      “市场在哪,增长在哪,巴斯夫就在哪。”楼剑锋说,巴斯夫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的体量。

      2012年,巴斯夫上海创新园落成后,先进材料与系统研究总部也从德国转移到了上海浦东,与其欧美技术平台鼎足而立。

      尤其是在2022年,正值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期间。巴斯夫欧洲公司仍作出最终投资决策,将全面推进位于湛江的一体化基地项目,到2030年将投资高达100亿欧元。

      疫情之下作出投资决策并不容易。“最终决策”的时候,巴斯夫没有犹豫。

      截至2022年,巴斯夫在大中华区投资超过90亿欧元(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逾130亿欧元)。薄睦乐预计,到2030年,中国有望占据全球化工市场的半壁江山,“巴斯夫集团的经济福祉取决于中国”。

      “湛”新体验

      “巴斯夫在项目之初就主动走进社区,通过搭建社区交流平台,让大家了解巴斯夫和一体化项目。”前任巴斯夫亚洲大型项目总裁魏尔士在退休前,参与了湛江社区咨询委员会的组建。

      传统化工企业总伴随着高污染、高能耗的印象,让居民望而生畏。

      2020年5月,巴斯夫发出了招募邀请,22名来自湛江社会各界的代表,组成了首届社区咨询委员会。

      “最初,居民代表主要探讨安全、环保、运营等话题。后来,居民们愿意与公司员工沟通自己的一些想法。这说明彼此间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来了。”楼剑锋回忆说。

      融入当地,参与发展,一代又一代巴斯夫人接力干。

      4年前,湛江基地项目筹备建设时只有8个人,如今已发展到1000多人。未来将有超2000人,成为“新湛江人”。

      罗巍是湛江本地人。在重庆念完大学后,他加入巴斯夫,担任数字化助理工程师。最近,他和同事们惊讶地发现,去东海岛上班的路开始堵车了,“这是好事”。巴斯夫等大项目纷至沓来,给湛江带来变化,也给他带来事业上的憧憬。

      从德国远道而来的格利特·博安格,担任工艺安全、安保及应急响应高级经理。他在湛江的每一天,充满人间烟火,充满雄心壮志。

      像博安格这样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才,正汇聚在东海岛上,展现巨大的活力。

      “湛江基地作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7个一体化生产基地将是最智能、最安全、碳足迹最低的基地。”楼剑锋满怀期待,“巴斯夫在其它地方学到的好东西,都会落地湛江。”

      这份变化在昼夜流转间逐渐显现——巴斯夫与“邻居”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等重点项目“强强联手”,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可能性。

      “湛江制造”的新戊二醇(NPG),将供应给知名聚酯树脂制造商浙江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正计划在东海岛建设一套年产10万吨的高端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工厂。

      眼下,在广东各地,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湛江宝钢、中科炼化……一个个百亿级的重大项目加速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在广东雏形已现。

      “2023年巴斯夫在中国的销售额预计占全球的15%,和中国市场的体量相比,巴斯夫的投资还不够。”展望未来,楼剑锋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在接下来的5到10年中,巴斯夫将继续全面推进大型在华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其中超过一半都将用于湛江基地的建设”。

      更多“化学效应”

      1888年,麦克斯·温克尔曼在德国汉堡创办漆料和漆器工厂,这是巴斯夫旗下鹦鹉漆的前身。那时还没有“鹦鹉”的标志。由于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温克尔曼选择了“中国人像”作为品牌标志。

      上世纪90年代,鹦鹉漆“飞入”了中国,为国内的汽车市场带来了斑斓色彩,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色彩是涂料的精髓,它往往决定了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第一印象。”巴斯夫涂料业务部总裁霍励达(Uta Holzenkamp)敏锐地捕捉着中国市场对汽车涂料的需求。

    巴斯夫的印染样品色卡

    巴斯夫的印染样品色卡

      巴斯夫每年都会推出《汽车原厂漆色彩报告》和《汽车色彩趋势报告》。他们发现,虽然2022年非彩色色系仍主导全球汽车市场,但在亚太地区,棕色、绿色和紫色在小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中格外流行。

      江门成为巴斯夫打开这片新市场的“窗口”。

      2016年,巴斯夫江门汽车修补漆生产和研发基地里开始运营。到2022年,汽车修补漆年产能已达3万吨。2023年2月,巴斯夫在江门基地建设首个亚太应用技术中心。

      “我们在江门还设有颜色实验室,与国外实验室联合进行色彩实验分析、色彩数据库更新等工作。”霍励达说。

      在霍励达看来,广东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具备从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到汽车修理的完整生态体系。

      不止涂料业务,巴斯夫还有更多高附加值的高端项目先后落地广东。

      1998年,巴斯夫聚氨酯(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南沙成立。此后,巴斯夫造纸化学品(惠州)有限公司、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相继成立,涉及化工上下游多个产业环节。

      “中国正在进行高质量转型,全球1/3的制造业都在中国,高端制造的份额越来越大。”在楼剑锋看来,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领域,中国领先全球,这些都要用到高端材料,巴斯夫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单这两大领域,体量就很可观”。

      一家有着近160年历史的化工巨子,与中国有着近140年的情缘,他们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湛江基地世界瞩目,是我职业生涯最难得的经历。”在湛江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滚装码头项目经理黄丽萍用“面朝大海”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论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通向世界,通向未来。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广东双创平台

        广东双创平台

        4161文章
        2203.0万总阅读
          精彩图片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