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靠技能成才 以技能报国

    2023-09-20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广东双创平台

    阅读:7851

    评论:0

    [摘要] 9月16日至19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激烈比拼,广东代表团派出142名“精兵强将”参与全部项目角逐,共获得金牌23枚、银牌10枚、铜牌13枚、优胜奖63个。

      9月16日至19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激烈比拼,广东代表团派出142名“精兵强将”参与全部项目角逐,共获得金牌23枚、银牌10枚、铜牌13枚、优胜奖63个。

      “技能强则中国强。”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宝贵资源,而举办全国技能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搭建了一个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作为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全国技能大赛被誉为我国职业技能竞技的“全运会”。2020年,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成功举办,让“有技能、好就业”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推动形成劳动者学习技能、报效国家的浓厚氛围。本次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4000多名技能精英不懈努力,奋勇拼搏,展现出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进一步让全社会认识到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有利于引领形成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时代新风。

      广东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近年来,广东把技能人才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技能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本届大赛中,广东参赛选手继续擂响战鼓,取得优异成绩。从选手构成上看,呈现出专业化、高学历等特点,涵盖学校教师、博士研究生、企业从业人员等广泛层次,年龄最大的是50岁的烹饪中餐项目选手,最小有16岁的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手。其中,一批“国家队”选手在赛场上崭露头角,一批高水平的技术能手也不断涌现,他们拿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竞技状态,再一次展示出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和技工教育大省的实力和水平。

      技能竞赛不仅是年轻人展示技能风采的平台,更是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队伍的重要手段。纵观历届赛事,广东选手所获奖牌,超过50%来自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充分显示出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当前,广东正在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需要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我们要将全国技能大赛作为加强技能人才教育、选拔、培养的重要渠道,不断完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机制和政策,激发广大劳动者学习技能、投身技能、提升技能,加快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推动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制造业当家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是壮大技能劳动者队伍和促进技能就业的基础。广东选手在历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之所以成绩亮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技工教育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从紧盯“高精缺”产业设置专业,到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模式,以及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目前,全省共有148所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达65万人,约占全国的1/7,年招生数突破22万人,已基本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接下来,要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历史机遇,继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突出加强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扎实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队伍。

      大赛虽然结束,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仍任重道远。全省各地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广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更多技能人才支撑。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