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 国家发改委打算这样干

    2022-01-10 00:00:00

    来源:人民网   编辑:刘英杰

    阅读:2478

    评论:0

    [摘要] 原标题: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 国家发改委打算这样干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许维娜)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

      原标题: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 国家发改委打算这样干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许维娜)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其中,稳就业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备受关注。


      “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多次提及就业,传递出就业温暖开局的积极信号。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21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依托212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逐步显现。


      回顾过往,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哪些工作并取得了哪些成效?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单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纵深推进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重点抓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以行动为牵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为帮助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依托双创示范基地组织“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2021年1—11月,示范行动创造了340多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帮助近200万人实现就业。


      二是以产业为支撑,不断拓展创新创业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把创新与创业、创业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2015-2020年,网络零售、移动出行、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吸纳就业从5000万人攀升到8400万人,为解决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以改革为抓手,优化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激励创业创新组组长单位,过去几年,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新兴产业监管模式,破解创新创业融资难题,创业企业注册周期长、市场准入限制多、公共服务资源少、办事难办事慢等突出问题得到明显缓解,每年新增市场主体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四是以典型为示范,有效带动市场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从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资源要素对接、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发力,为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的要素供给。有关部门、地方建设上万家创业孵化平台,发展出供应链金融、创业担保、科技保险、小额贷款等金融业务,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难度。


      五是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连续7年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组织“创响中国”、融通创新主题日、创业就业“校企行”等活动,促进技术、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对接,成功打造出双创活动周品牌。各地方、各部门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大赛和活动,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


      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以上这些举措,催生了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为保就业、保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科技自立自强、高技术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做好哪些工作?


      上述负责人表示,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的部署,推动创新创业纵深发展,培育更多中小微企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组织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在创业就业领域开展更多探索。做实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专项行动,聚焦“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模式,带动行业统一服务标准、提升服务品质,支持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抱团创业。做深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依托校企结对共建,探索更多开展精准孵化、“揭榜”技术研发、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就业模式,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做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专项行动,发挥领军企业、“链主”企业作用,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做大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吸引更多科研人员依托高质量科技成果创业就业,带动形成更多就业机会。


      二是聚焦创业带动就业,谋划筹备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力促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为重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国双创活动周,强化活动周的功能性和导向性。围绕活动周主题,依托双创示范基地,在平时组织一系列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专项行动,解决一批制约创新创业的突出问题。


      三是做好典型经验复制推广,为全国各地抓创业就业工作提供更多经验借鉴。及时总结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各地方各部门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好2022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创响中国”系列活动等重要平台,做好宣传推广。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