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聚焦“形实魂” 乡村更美丽

    2022-01-14 00:00:00

    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左橙

    阅读:9384

    评论:0

    [摘要] 新征程 新作为  本报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韦如代 文/图  特色产业蓬勃兴起、美丽乡村画面动人、男女老少和睦相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这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聚焦“形、实、魂”,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带来的喜人局面。

      新征程 新作为


      本报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韦如代 文/图


      特色产业蓬勃兴起、美丽乡村画面动人、男女老少和睦相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这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聚焦“形、实、魂”,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带来的喜人局面。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乡村面貌发生根本性改观。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罗城围绕打造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抓住产业、环境、精神文明等着力点,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使乡村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1 产业兴 农民更富裕


      冬日,走进小长安蔗区,甘蔗长势喜人,蔗农在忙着砍收甘蔗,运进罗城制糖公司加工。该县糖业发展中心主任韦万春介绍:“我们依托糖厂这一龙头企业,引导群众发展糖料蔗产业,全县有蔗面积16.3万亩,比上年增0.54万亩,覆盖农户6604户,2021/2022年榨季预计糖蔗总产量可达69.5万吨。”目前该县共有糖料蔗、毛葡萄、桑蚕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8家,有效带动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明亿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的罗城明亿万亩油茶示范区,是广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该区吸纳村集体、脱贫户以土地、资金入股,参与合作社经营,惠及266户脱贫户,吸收100余名脱贫户安排在公司务工就业,人均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综合利用林地资源,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油茶深加工、油茶园观光旅游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明亿合作社负责人莫三儒谈到未来的设想。目前,罗城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07家,家庭农场111家,带动农户共同发展产业。


      为了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该县组建了罗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0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和71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通过培训孵化,全县注册电商企业117家,开办微店、网商超过2000人,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3.7亿元。


      通过龙头带动、能人带动,罗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到280多万亩,2021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1062元,同比增长13%。


      2 环境美 乡村更宜居


      走进小长安镇民族村果场一二组,映入眼帘的村道干净、屋舍俨然,整齐划一的座座青砖灰瓦白墙的小楼格外显眼,房前屋后一个个建好的微菜园让村庄充满勃勃生机,一幅村美民富的和乐场景。


      这两个屯是个移民安置点。近年来,移民群众靠发展种植中草药吴茱萸走上了致富道路,90%的人住进小楼房,80%的人买了小汽车。然而,缺乏管理,村子里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有新房,没新貌。


      2021年,民族村在果场一组、二组被列为实施“两高两道”沿线乡村风貌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点。


      在实施过程中,党员发挥表率作用,带领村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水沟,主动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


      如今,这两个屯所有房屋都改造成坡顶,房屋外立面装饰式样统一,屋檐下画有花鸟图案,村民家的围墙上有梅、兰、竹、菊等窗花,村里巷道整洁。“没想到我们农村的环境也变得这么好。”70多岁的老人吴美焕高兴地说。


      2021年,罗城完成1399个自然屯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和24个示范点1025栋民族特色农房改造提升,共清理村庄非正规垃圾点、池塘沟渠、淤泥共计2954处;拆除乱搭乱盖、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2297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8.9%,建设乡镇片区垃圾处理中心项目8个、村级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项目10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3 气象新 乡风更文明


      罗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化、破除不良陋习、培育文明乡风。2021年开展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500多场,直接服务群众20万人次。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全县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87个、文明乡(镇)8个,建立乡风文明建设示范点23个。


      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艺队伍建设,全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组建有城乡业余文艺队194支,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屯建有文化室,组织有文艺队,每逢节假日都组织开展活动,会演出的上台表演,不会演出的就在台下观看表演,文娱生活丰富多彩,村民自然不会去打牌赌博。”龙岸镇龙凤村金鸡屯屯长林世学说。


      该县还在各行政村推行“一约四会”制度,村规民约由村民自己制定,让村民共同遵守和认可。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中的作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勤俭节约、文明高尚新风尚,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现在村里的喜事、丧事都简办,既节约了村民的资金,又净化了乡风,形成文明新气象。”宝坛乡四堡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廖万述说。


      罗城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不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积极培育农村良好的民风家风乡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地,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