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数据要素市场是这么建成的

    2022-11-28 00:00:00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梅源

    阅读:3281

    评论:0

    [摘要] 本报记者 胡春春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正在加快转变为生产力。

    本报记者 胡春春


    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正在加快转变为生产力。


    7月21日福建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9月16日苏州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9月30日广州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11月15日,深圳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再掀数据交易所建设“热潮”。


    承载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作用的大数据交易所,它是如何运行的,又将如何赋能产业创新集群?近日,记者探访了苏州大数据交易所。


    据了解,围绕苏州优势产业,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在数据的治理、流通、交易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贡献着“苏州经验”。


    数据交易2.0时代,第一时间起跑


    2015年,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在贵阳落地,这被认为是大数据交易的1.0时代。2021年3月,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业内认为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大数据交易进入了2.0时代。


    随后,2021年11月,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到了今年下半年,广州、深圳也相继成立数据交易所。至此,北上广深全部有了自己的数据交易所。几乎同期,苏州、福建、湖南等地也纷纷揭牌了自己的数据交易所。


    “我们是第一时间起跑。”面对记者的采访,苏州市大数据集团总经理何乃剑介绍说,“从省里到苏州市,一直非常重视数字经济。我们既有比较好的数字技术基 础,又有很多特色产业集群,苏州大数据交易所的成立将推动数据要素与产业集群的融合,持续赋能地方数字经济发展。”


    去年9月,《江苏省“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目标到2025年,全省大数据核心业务收入突破2500亿元。其中提到,在数据要素配置方面,培育2—3家数据资源流通交易机构,建成一批公共数据资源汇聚平台、政企多方数据融合平台。


    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再次强调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 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乘势而为。从9月16日正式揭牌至今,成立两个多月来,苏州大数据交易所的建设“快马加鞭”。走进该交易所,醒目的液晶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交易产品”信 息——挂牌代码、数据产品名称、数据产品类型、供方名称等。参与的企业既有本地的科技型企业,也有来自全国的知名企业。产品包括数据集、数据接口、数据报 告、数据应用等。


    截至目前,交易平台已完成数商登记入驻超100家,数据产品挂牌上架超200个,数据产品及服务覆盖了金融、能源、交通、智慧城市、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基本构建了一个围绕大数据产业链,实现利益分享、公信可靠的数据要素平台。


    共享与协同,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数字交易是新事物,它到底是如何“交易”的呢?和实体经济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从事能源科技类的企业,在经信息主体合法授权后,采集了能源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运行数据,比如碳排放量、矿物燃料、有害气体等数据之 后,通过数据管理和建模分析,形成了能源企业碳排放指标参考和评分等数据产品,这一数据产品可用于评估能源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该能源科技企业就可以将相 关数据产品上架至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当某能源企业需要贷款,银行又需要对能源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银行就可以通过苏州大数据交易所购买该数据产品,以便更 精准地了解信贷客户经营情况,然后给予授信。


    这是交易最基础的“供方”和“需方”逻辑。


    又如,医药行业企业在新药物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行业数据作支撑,这些数据如果仅靠企业一点点去搜集,则既耗费人力又耽误时间。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苏州 大数据交易所找到其他相关单位提供的行业数据,借用这些数据不仅推动了自身的研发工作,还可以将自身可以公开的研发数据包装上架,与其他医药行业企业进行 共享和交易。


    “医药行业是苏州,也是江苏的优势产业。这个行业不论是研发还是市场,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就是要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协同发展,真正推动产业创新集群的建设。”何乃剑说。


    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苏州大数据交易所的脚步可谓“马不停蹄”。除了基础交易外,更重要的是,以大数据交易平台为核心,吸引各类大数据企业,集聚数据前沿技术、算力算法、数据服务,最终形成数据与产业相互赋能发展的良性生态。


    目前,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已经打造了十大产业板块的数据交易,包括金融、生物医药、工业、城市安全、能源、文化、消费、农业、交通、贸易等。对接产业上下游,已汇聚数商生态伙伴超200家,形成多元数商的“朋友圈”。


    此外,苏州大数据交易所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正加速延伸大数据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围绕物理空间、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安全保障、试验环境、技 术培育等方面,建设苏州大数据开发者创新中心,推出一站式服务的数据要素协作平台,找到自身发展的着力点。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入驻企业超50家,包括华 为、建信金科、智慧芽、苏州银行、聚合数据、博云科技等企业,初步形成了创新生态资源底座。


    探索中前行,构建运行保障体系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正进入最好的时代。地方大数据交易所蓬勃发展的背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数据交易的目标很清晰,最终是服务产业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但是怎么完成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共数据怎么去利用,行业数据怎么去合规抓 取?”“定价、确权,以及买卖双方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平台来买卖?”在记者的采访中,对于大数据交易发展规划的现状探讨和意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关注 点在于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安全、数据增值协作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如何解决这些“不确定性”,是各地大数据交易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丽华认为,今年是数据要素市场正式探索的元年。对于目前大数据交易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她表示,数据交易最终要建设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必须形成一套国家制度、共享规则,建设有序、完善的分层市场。


    需要提及的是, 2022年4月《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字要素资源对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作用。


    记者获悉,目前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在很多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数据流通交易方面,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已发布具备在线交易功能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实现数商入驻、产品上架、交易撮合、合约签订、交付结算、争议协商等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全流程。


    数据开发利用方面,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基于可信的数据沙箱、隐私计算和联邦学习等技术,实现“可用不可见”模式下的数据开放与开发利用。


    制度保障方面,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围绕数据交易全流程,构建“1+7+4”数据交易规范体系,包括1份数据交易场所管理办法,7份数据交易流程的指导规范,以及4份交易环节的操作指南。


    此外,苏州大数据交易所还与上海数据交易所达成了战略合作,积极探索双方挂牌数据产品跨区域互认,尝试数据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和配置。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