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湖北日报报道:“一村一品”让“土货”身价倍增

    2022-11-23 00:00:00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湖北双创平台

    阅读:6853

    评论:0

    [摘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程荣东 冯璇 谭倩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藜蒿)、大悟县河口镇金墩村(抹茶)入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程荣东 冯璇 谭倩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藜蒿)、大悟县河口镇金墩村(抹茶)入选。至此,孝感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4个。

    “一村一品”,指以村为基本单位,按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地方(村、乡镇、县域)拥有一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近年来,孝感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将其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抓手。

    11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看孝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

    云梦下辛店镇白水湖村:

    带动20个村种植万亩藜蒿

    11月18日,走进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路边大棚里绿意盎然,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剔叶、打捆藜蒿。

    半个月前,这里刚被评上全国“一村一品”藜蒿产业示范村镇。

    白水湖村种植的藜蒿品种为大叶青秆藜蒿,原本生长在云南昆明一带。2001年,村民邓贵想在云南昆明打工,看到当地藜蒿销得俏,便将藜蒿种子带回家乡试种。

    藜蒿喜水耐水,白水湖村多是湖沼平原,水源丰富、土质肥沃,适宜其生长。邓贵想第一年试种几分田,长势喜人。一茬收下来算账,收益是种水稻的3倍。

    尝到甜头,邓贵想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几十亩。消息传开,不少村民纷纷试种。

    试种过程中,村民们发现:藜蒿种植期为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要保持土壤肥力,土地就得休耕半年。如何补上休耕短板?

    2008年,在当地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种植户们开始尝试稻蒿轮作。“既能改善土地肥力,增加产量,还能给农民增收。”白水湖村党支部副书记邓安红说,稻蒿轮作后,藜蒿平均亩产达3000公斤,亩均纯利可达1万元以上。

    高收益的吸引下,白水湖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藜蒿,面积逐年扩大到2000多亩。

    藜蒿种植发展红火,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90后刘近星,原本在外从事服装销售。看到藜蒿市场行情好,也回乡种起藜蒿。

    “不能只是种藜蒿,还得‘种’品牌。”刘近星思路清晰:蔬菜产业要打造品牌,首先得提高品质、保障安全。

    2016年,刘近星成立当地首家藜蒿种植合作社——仁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种植。

    合作社设立农资配送超市,统一为社员提供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统一制定种植技术标准,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并专门派人指导社员种植。

    保证藜蒿生产情况可查可溯,合作社制定蔬菜生产记录册,要求社员全程记录种肥药的品种、时间、用法和用量以及采收时间、采收量等内容。每批次藜蒿只有通过抽检合格后,才能出村进城。

    在刘近星的示范带动下,白水湖村藜蒿基地先后被列为全省农业“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产品远销湖南、安徽、广东、山东等地。

    随着白水湖藜蒿名气大增,近年来,该镇投入近两千万元,不断提升藜蒿示范区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水准,引导村民扩大种植规模。

    如今,白水湖村藜蒿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7%。同时还带动周边同合、丰乐、安定、台湖等近20个村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应城市汤池镇:

    擦亮“楚天甲鱼第一镇”品牌

    说到汤池,最出名的要属温泉。其次,就是甲鱼。

    2011年,汤池镇作为孝感首个入选国家“一村一品”的示范村镇,主导产品就是甲鱼。10多年来,汤池甲鱼产业不断壮大,如今年产量1500万斤,被称为“楚天甲鱼第一镇”。

    个中秘笈何在?镇党委副书记李孜给出的答案是:从规模化到产业化,汤池蹚出了一条新路。

    在汤池提及养甲鱼:“那要从陈毛智算起。”1988年,汤池镇农民陈毛智,在自家池塘探索甲鱼人工养殖。

    他养的甲鱼和别人不一样:长得快,肉质鲜嫩。原来,他是用温泉水养甲鱼。甲鱼有冬眠习惯,生长期只有七八个月,常规养殖一年长1斤。而用温泉水养殖后,甲鱼生长快,有的1年就能长4斤。

    此时,甲鱼在市场上被称为“软黄金”,售价高达每斤220元。陈毛智并不吝啬,只要村民来学,他就把自己摸索的技术无偿提供。跟着陈毛智养甲鱼的人越来越多,汤池甲鱼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在市场上也有了一定名气。

    但1996年,全国甲鱼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与养殖成本倒挂,不少养殖户的利润积累都亏空殆尽。

    汤池人痛定思痛,开始谋求变化:单个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差,还是要抱团闯市场。

    很快,陈毛智牵头组建汤池甲鱼养殖协会,唐余庆、杨义平等养殖大户积极响应,加入协会。在镇党委支持下,协会成员分别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共享养殖技术、服务、销路等,一起抱团做强产业。

    合作社每年聘请技术专家指导强化种苗提纯复壮工作,确保甲鱼品质纯正。各合作社带头人组建“土专家”技术攻关小组,打破单纯依赖温泉水养殖的局限,逐步摸索出锅炉供热温棚饲养技术;同时推行虾鳖、鱼鳖混养,以及稻鳖共生生态养殖新模式,将甲鱼养殖推广至普通农户。

    为扩大甲鱼销路,各合作社与湖北柒味食品集团合作,共同研发卤制甲鱼、甲鱼汤、甲鱼粉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015年,应城汤池甲鱼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汤池镇“楚天甲鱼第一镇”的名号越叫越响。

    为进一步擦亮品牌,汤池镇政府决定在优势基础上参照工业产业集约发展模式,建设集规模化养殖、销售、品牌打造等元素于一体的现代化甲鱼产业园。

    今年1月,汤池镇在甲鱼养殖扎堆的洪河、方集两村拿出520亩集体土地,依托原汤池中华鳖良种场旧址拉开现代产业园骨架,配套道路、水电、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李孜介绍,甲鱼“入园”,不仅能规避用地、排污、养殖病害等经营风险,还能让养殖户抱团经营,发挥节约成本、打造品牌的强大优势。

    唐余庆算了一笔账:园区建好后,除去甲鱼温棚、饲养池等建设投资费用,按目前平均市场价格,每亩收益近30万元。

    安陆市巡店镇:

    精加工让白花菜身价倍增

    安陆市白花菜,是一种地方特色蔬菜,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即有“奇香味绝”的美誉。其产量之多、质量之优均超过外地,《安陆县志》记载:“他处皆不及,亦土性异也”。尚有民谣云:“安陆白菜花,十八九个爱。色美美得奇,味香香得怪。家里来了客,吃了还想带,游子种他乡,减了相思债。”

    安陆市巡店镇素有“白花菜之乡”美誉,种植历史悠久。由于白花菜不能鲜食,当地农户都是将其制成腌菜。1996年,该镇成立白花菜厂,专门收购白花菜,制成腌菜后售卖,多销往本地食堂、餐馆等地。土法腌制的白花菜质量不稳定,且容易变质。销路受限,白花菜厂一度经营困难,不少村民扩种的白花菜烂在地里。

    2001年,本镇人陈军回乡接手白花菜厂,更名为唐宋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市场调研,他决定改变此前原始粗放的加工方式,尝试精深加工。

    陈军从外地引进半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标准化生产,提升白花菜品质;请教技术专家,将白花菜保质期延长至一年。同时,他将散装腌菜改成小包装或礼盒装,便携、易存放。推向市场后,“唐宋”牌白花菜很快成为当地礼送亲友的特色产品。安陆白花菜渐渐与孝感米酒、孝感麻糖齐名,并称为“孝感三绝”。

    安陆白花菜名气渐涨,但在陈军看来,加工方式仍比较初级、单一。“市场价格也低,主要靠走量,薄利多销。”

    2009年,安陆白花菜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冲着这一金字招牌,元畈食品来了。

    “不做腌菜!”元畈食品经理黄学华决定另辟蹊径:生产干白花菜。干白花菜的外形和味道酷似梅干菜,口味上更具普适性。推向市场后一直在广东、湖南等地俏销。

    腌菜变干菜,白花菜身价一下涨了3倍多。黄学华介绍,一包80克腌制白花菜的零售价是2.7元,而一包100克的干白花菜却是10元。

    元畈食品的创新之举,也打开了陈军的思路。

    去年,陈军开始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以白花菜为主的酱制品,比如白花菜牛肉酱、白花菜肉丝酱、香辣白花菜等。

    “单罐市场定价不低于15元,比腌菜附加值高多了。”看到市场前景广阔,今年陈军投资400多万元,引进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全力生产新产品。

    从腌菜到干菜,再到酱菜,白花菜经过精加工后身价倍增,在安陆已成为年产值近3亿元的产业。

    白花菜的身价增值之路仍在继续。巡店镇党委书记李冰凌介绍,该镇从武汉引回一家电商团队,开设安陆特色农产品直播间,计划将安陆白花菜打造成网红产品,从安陆走向全国。

    记者手记

    特色农业

    需要工业化思维

    □ 刘宇

    “卖个农产品,干嘛要花这么多钱建产业园,又不是做工业品?”当汤池镇党委就甲鱼产业园规划征求养殖户代表意见时,养了20多年甲鱼的唐余庆表示不解。

    唐余庆的疑问在农村颇具代表性。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少乡村农产品生产存在产业层次较低、深加工不足、产业链不长等问题。

    孝感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邢强表示,“一村一品”,绝不是简单地形成一个产品,而是要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加工和经营模式,引入工业化的管理思想、技术、品牌营销方式以及人才,把农业产品像工业品那样加工和经营,打造品牌和产业。

    例如,安陆白花菜作为腌菜并不具有市场优势,但当地以白花菜为切入点,嫁接工业思维,将其二次加工,不断拓展加工产品种类,不断提高附加值,最终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特产品。

    期待看到更多村镇挖掘深加工潜力,像工业品一样做到“专精特新”,让传统农产品华丽蝶变。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湖北双创平台

        湖北双创平台

        1204文章
        629.7万总阅读
          精彩图片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