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内涵特征

    2024-05-14 14:20:00

    来源:新华网   编辑:北京双创平台

    阅读:5477

    评论:0

    [摘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如何认识未来产业的内涵与特征、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变革性意义,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如何认识未来产业的内涵与特征、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变革性意义,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未来产业是由前沿科技驱动,处于萌芽期和成长初期,将对经济体系与社会变迁起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未来产业不仅是已有技术演进、迭代、融合的载体,更多体现了技术轨道的变化,甚至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化。这意味着随着技术革命的发生,科学知识、制造技术、人力资本、管理治理、基础设施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本轮技术革命极有可能超越以往技术经济周期相对单一的主导技术牵引,转而表现为智能、健康、绿色三大主导技术群融合突破与协同支撑,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技术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深入扩散与渗透。在这样的趋势下,主要国家都围绕上述三大方向部署未来产业具体赛道。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实际上,科学技术早已内嵌于生产力整个形成和作用过程。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引发生产要素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在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土地、资本等是核心生产要素。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把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引入可以消除传统能源可耗竭的忧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与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快发展,未来人类大部分生产活动有可能会转移到机器和设备上,生产可能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迁徙,生产方式发生巨变。未来产业特别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融合发展,还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虽然减少了对众多劳动力的需求,但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经验要求更高了,劳动者必须具备更好的创造性思维、更多的数字与智能技能。从一定意义上看,人工智能或将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应结构。


    毫无疑问,未来产业对生产力、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综合的,甚至会带来技术经济社会的整体性、系统性转变。我们需要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系统部署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能源、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举措,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各主体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


    (陈 志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如何认识未来产业的内涵与特征、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变革性意义,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未来产业是由前沿科技驱动,处于萌芽期和成长初期,将对经济体系与社会变迁起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未来产业不仅是已有技术演进、迭代、融合的载体,更多体现了技术轨道的变化,甚至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化。这意味着随着技术革命的发生,科学知识、制造技术、人力资本、管理治理、基础设施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本轮技术革命极有可能超越以往技术经济周期相对单一的主导技术牵引,转而表现为智能、健康、绿色三大主导技术群融合突破与协同支撑,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技术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深入扩散与渗透。在这样的趋势下,主要国家都围绕上述三大方向部署未来产业具体赛道。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实际上,科学技术早已内嵌于生产力整个形成和作用过程。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引发生产要素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在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土地、资本等是核心生产要素。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把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引入可以消除传统能源可耗竭的忧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与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快发展,未来人类大部分生产活动有可能会转移到机器和设备上,生产可能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迁徙,生产方式发生巨变。未来产业特别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融合发展,还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虽然减少了对众多劳动力的需求,但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经验要求更高了,劳动者必须具备更好的创造性思维、更多的数字与智能技能。从一定意义上看,人工智能或将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应结构。


    毫无疑问,未来产业对生产力、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综合的,甚至会带来技术经济社会的整体性、系统性转变。我们需要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系统部署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能源、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举措,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各主体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


    (陈 志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双创平台

        北京双创平台

        33257文章
        14129.5万总阅读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