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双创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53684885
  • 北京:重点群体就业质量纳入“每月一题”

    2024-05-14 10:10:46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小创

    阅读:1129

    评论:0

    [摘要] 200余家企业提供6000多个岗位。5月10日、11日,一场“2024年民营企业服务月行业专场招聘会”在东城、西城、海淀、丰台、大兴、顺义六区同步举行。

    200余家企业提供6000多个岗位。5月10日、11日,一场“2024年民营企业服务月行业专场招聘会”在东城、西城、海淀、丰台、大兴、顺义六区同步举行。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为抓手,注重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等举措,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今年以来全市已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500余场。

    5月10日,“互联网、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在海淀区举行。北京日报记者 代丽丽 摄

    招聘分特色 求职更精准

    “2024年民营企业服务月行业专场招聘会”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三部门联合举办,突出行业特色,各会场围绕不同行业领域进行划分。

    东城举办的是“生活性服务业”专场,海淀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专场,西城是“金融、文化教育业”专场,顺义是“制造业、快递物流”专场,丰台是“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场,大兴是“交通运输、建筑业”专场。每一场招聘会都瞄准区域内重点产业,让求职者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岗位需求。

    在海淀区举办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小石,在每个展位前都要停下脚步来认真看看。“以前也参加过很多综合类招聘会,各种行业的企业混在一起,我需要自己筛选计算机类、网络工程类岗位。”而这次的专场招聘会来的全都是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提供的岗位大多是算法研究工程师、大模型应用研发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等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岗位,这跟小石所学的专业关联度非常高。“这些岗位都适合我。”小石带了6份简历来参会,入场半小时,就投出去了3份。

    为了让求职者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各会场均设有行业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现场招生,同时,星级职业指导团队现场坐镇,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指导+培训+就业”的全链服务模式为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门口就业 零工驿站来帮忙

    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等,也是重点就业群体。本市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做实困难群体就业服务,精准推送岗位。今年以来,本市已帮助4.8万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司机、文员、导购、仓管……走进西城区什刹海街道零工驿站,岗位信息发布区的显示屏不断更新着招聘信息,用人单位大多是辖区内的。什刹海街道聚焦灵活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秉承“政策找人”服务理念,主动走访用工单位,收集零工岗位招聘信息,针对零工“临时、零散、灵活”特点,现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信息发布、培训报名等服务。

    居民李女士通过零工驿站找到了一份文员工作。她说:“这份工作离家近,薪酬也不错。要是我自己找,只能通过熟人介绍或招聘网站,有时就石沉大海了。通过‘零工驿站’不仅方便,信息多、反馈快,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好,一次不合适,还会继续帮忙推荐。”

    今年3月份,石景山区八角街道为了更好地服务求职者,上线了灵活就业服务平台——“众业共治”微信小程序,企业、个人、社区等均可注册登录,在线对接岗位需求,平台也可根据求职者信息精准对接就业服务。

    八角街道有25个社区,有将近80名就业服务专员,再加上一支200多人的老街坊就业服务队。他们走进社区、楼宇,挖掘周边商业街、七小门店的用工需求,引导企业注册使用“众业共治”。该平台上线一个月,挖掘代买代送、接送孩子、陪同就医、临时照看宠物等周边便民服务灵活就业岗位,既可提供有偿服务,也能以志愿服务形式赚取积分兑换物品。

    今年新增就业不少于26万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北京将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26万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促进12万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让更多劳动者技有所施、才有所用、劳有所得。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为抓手,注重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质量,通过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等多种举措,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各级人社部门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十项行动”。人社部门还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发公共部门岗位,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讲形势、送政策,密集组织毕业生服务月、双选会等活动,还联合教育、国资、退役军人及妇联、残联等部门,集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500余场。

    此外,本市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吸纳就业作用,实施“以工代赈”,用好环境修复提升、道路恢复重建等项目,助力农民就业、增收;开展就业意愿摸查和岗位推荐,组织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农民高质量就业。

    下一步,本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发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形成分工负责、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进一步助力民营企业稳岗扩岗,推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参保就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就业困难群体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加快“智慧人社”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群体就业提供信息支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摸排本市困难家庭毕业生、学校及专业缺乏竞争力毕业生就业需求,一生一策开展帮扶。

    此外,本市还将制定实施重点群体培训政策,提高培训实效性;开展数字化培训,增强重点群体适应数字环境的就业能力;开发更多就业见习实习岗位,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

    [声明]本网站在其他媒体、网站中摘录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都注明了稿件来源。被选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作者,如认为直接摘录不妥,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当即删除等妥善处理。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全国
        友情链接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网信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求是网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凤凰网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国政府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改委 民政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信部 人社部 住建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资委 中科院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职业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双创是传播和交流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双创与政府、高校、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深度联合,为“工、农、兵、学、商”提供权威的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精准专业的数据服务,个性化推荐引擎,共享技术、人才、金融、市场、信息等。

        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双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